俄罗斯奶粉冲泡起疙瘩引质疑:真营养还是假噱头?

admin时间:2025-02-28 10:07:5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消费者反映俄罗斯奶粉冲泡后出现疙瘩,背后可能涉及品质问题。市场调查发现,部分低价产品存在以植脂末冒充奶粉的现象,需警惕食品安全风险。

冲泡起疙瘩现象背后的多重因素

近期,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购买的俄罗斯奶粉冲泡时易形成疙瘩,口感粗糙。这种现象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 奶粉本身特性:全脂奶粉脂肪含量较高(约26%-30%),脂肪不溶于水易结块,适当搅拌可缓解。
  2. 储存不当:开封后未密封导致受潮,奶粉颗粒吸水后黏连成团。
  3. 冲泡方式错误:高温水(如85℃以上)会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形成絮状物。

然而,消费者更关注的是:起疙瘩是否意味着奶粉掺假?

市场乱象:假奶粉伪装成“俄罗斯进口”

造假产业链浮出水面

2023年底,第三方实验室对电商平台19款“俄罗斯奶粉”的检测结果显示:

检测项目问题产品数量问题表现
不含牛奶成分3款未检出牛DNA,含植脂末、香精
蛋白质不达标3款含量仅0.99%-4.53%(国标≥16.5%)
骆驼奶粉造假1款检测到牛DNA,未检出骆驼DNA

涉事产品多标注为“俄罗斯乌拉尔斯克乳品厂”生产,但厂址查无实处,实际发货地集中在河南开封、驻马店等地。造假者利用消费者对“俄式工艺”的信任,用麦芽糊精、淀粉调配,成本不足正品1/10。

真假奶粉鉴别指南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法初步判断奶粉品质:

1.物理检测法

  • 溶解测试:真奶粉需搅拌后逐渐溶解,假奶粉可能迅速结块或过度顺滑。
  • 燃烧实验:真奶粉燃烧后有焦糊味,假奶粉可能散发塑料味(含植脂末)。

2.包装信息核验

  • 条形码:俄罗斯编号为460-469开头,部分假货使用290等无效编号。
  • 中文标签:正规进口产品需标明生产日期、进口商及注册编号(如CBS123456)。

3.营养成分比对

指标真奶粉典型值假奶粉常见值
蛋白质≥24%≤5%
钙含量≥700mg/100g≤200mg

行业监管与消费者应对

市场监管总局已查处多起假冒俄罗斯奶粉案件,如河南通许县地下工厂用廉价原料调配奶粉,通过直播带货销往全国。专家建议:

  • 选择正规渠道:优先选购带有“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或跨境溯源二维码的商品。
  • 理性看待低价:俄罗斯本土奶粉出厂价约15-20元/斤,加上关税、运费后售价低于30元/斤需警惕。

某黑龙江口岸贸易公司负责人透露:“正品俄罗斯奶粉年进口量不足千吨,但电商平台月销量动辄过万件,九成以上是国产假货。”这从侧面印证了市场乱象的严重性。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

2023年6月,广东消费者林某在拼多多购买“俄罗斯My-My奶粉”,发现无奶香味且冲泡后分层。经投诉,平台检测确认该产品无进口报关记录,最终退款并下架商品。此类案例提示:留存购买凭证、及时送检是维权关键。

当前,北京、上海等地已建立跨境食品快速检测通道,消费者可委托市场监管部门对可疑产品进行DNA溯源检测,费用约200-300元。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