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案中班?人教版回乡偶书注音版

admin时间:2024-01-10 01:54:5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回乡偶书格律

这首诗的平仄与标准句式相符,虽然有几个位置平仄不符。但都在三、五字的位置上,根据一、三、五不论的原则,从平仄上来看,这首诗是完全合律的七绝。

再看押韵,这首诗是首句入韵式,所以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但是第一句“回”、第四句“来”同押十灰韵,而第二句“衰”押四支韵。所以从押韵来看,这首诗是出韵的,不符合绝句的要求。

1.平仄分析:

原始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注:衰『四支平声』

2.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古韵平仄:平平通仄通通仄,仄仄仄通平仄平。注:来『十灰平声』

4.今韵平仄:平平通仄仄通通,仄?仄平平仄平。

《回乡偶书》末句一个"笑"字,用的极为传神,表现了儿童的怎样一种神态

标准答案:《回乡偶书》末句一个"笑"字,用的极为传神,表现了儿童天真无邪的一种神态。解析:儿童听到诗人的口音与本地不同,觉得好笑,就毫无顾忌地笑了,如果是大人,肯定为了尊敬别人,有笑也笑在心里,可儿童天真无邪,言笑无忌,想笑就笑。

一年级应该怎么培养孩子回乡偶书

一年级的小朋友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他念书,念题目,很多小朋友根本认识不了几个字,一年级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过度时期,要怎么培养孩子的一个学习兴趣呢?

首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多念题目,二是做习题,三就是背课文,四抄写,这几个学会了,升二年级还是比较容易的。

回乡偶书什么时候学的

在统编版语文书中是六年级上册学的。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这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六年级英才教程回乡偶书的意思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其一】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其二】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人教版回乡偶书注音版

shàoxiǎolíjiālǎodàhuí,xiāngyīnwúgǎibìnmáocuī。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tóngxiāngjiànbùxiāngshí,xiàowènkècónghéchùlái。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líbiéjiāxiāngsuìyuèduō,jìnláirénshìbànxiāomó。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wéiyǒuménqiánjìnghúshuǐ,chūnfēngbùgǎijiùshíbō。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体裁

回乡偶书是七言绝句体裁。

回乡偶书一般指《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