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将来时教案,中班体能大循环教案目标

admin时间:2024-01-13 21:12:5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初三化学元素教案设计有哪些特色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七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了解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已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因此本课题就从微观的角度对它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认识统一起来.由于学生没有同位素的知识,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实际应用中容易将其与原子混淆.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序言中,我们曾经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介绍,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元素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掌握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相关信息.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掌握原子的基础上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对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通过趣味、有效的记忆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形成从不同角度看待物质的思维方式.2.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中获得成功的乐趣.3.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四、教学理念设计针对本节课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设计上采取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概念教学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路进行设计,从而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教学模式采取和谐教学模式来设计,主要包括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自学指导,整体感知、检查点拨,探寻规律、深入探究,回归系统.和谐教学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自学教材,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元素?2、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4、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5、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1、学生讨论: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教师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2、学生讨论:为什么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教师总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3、学生讨论: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教师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四)、深入探究,回归系统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包括教师的点拨),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然后运用这一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结合本节课特点,我通过默记、朗读、背诵、限时练习,抢答、讨论等形式安排练习,使学生对知识应用延伸.六、板书设计:课题2元素一、元素1.定义2.与原子比较3.地壳中的含量二、元素符号1.书写2.表示意义六、教学反思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也反应了《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只能对元素概念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但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创新对教案的重要性

创新的教案能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因为,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创新课堂教学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红领巾的来历及意义教案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联人民,考虑不到少先队标志问题。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标志。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20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和五卅惨案时期,一群流浪街头的苦孩子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成长为光荣的劳动童子团团员,在革命斗争中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红领巾不仅仅代表队旗一角、烈士的鲜血,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象征着少年先锋队的前生——劳动童子团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腔热情投入革命事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就是红领巾的由来。

新中国刚诞生不久,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少先队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儿童团的优良传统,与过去的儿童团一样,用红领巾作为自己的标志。意义是: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它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心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少先队队礼是: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少先队呼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前一句指的是理想和目标,后一句指的是决心和行动。它体现了少先队组织的政治方向和党对少先队的要求。呼号由少先队辅导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组织的代表,或者由对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领呼,全体队员齐声回答。呼号时,右手握拳举起。

星星和火炬燃烧在队旗上,引导着少先队员在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和未来前进。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它代表队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戴红领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备课与教案的区别是什么

备课与教案的区别:意思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备课: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

2、教案: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

二、出处不同

1、备课:袁鹰

《未来之歌·献给英雄的长辈》:“你们在夜深人静,为我们备课,批改作业。”

2、教案: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来实施。”

三、侧重点不同

1、备课:是指为上课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备大纲、备学生、备重难点、备教具等。

2、教案:是指把准备的内容按课时写在本子上。

儿子的愿望教案怎么写

儿子上学了。我问他她有什么愿望,将来要干什么?他说他将来要考上大学。要当警察。要当医生。

我说你的愿望很好。不过你得好好学习。努力的加倍的学习,才能实现你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他说我会的。我会努力学习的。后来他真的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当了一名医生。

中班体能大循环教案目标

中班体能大循环教案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具体来说,体能大循环教案可以帮助幼儿增强心肺功能,加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同时,教案中融入了游戏和趣味元素,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体精神。另外,通过体能大循环教案,幼儿还可以学到一些基本的运动技巧和运动规则,对幼儿日后的体育锻炼奠定了基础。同时,教案中也涉及一些健康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安全意识。总之,中班体能大循环教案的目标是全面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发展,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规范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

备课和教案有什么区别

区别:

意思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备课: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2、教案: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

二、出处不同

1、备课:袁鹰《未来之歌·献给英雄的长辈》:“你们在夜深人静,为我们备课,批改作业。”

2、教案: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来实施。”

三、侧重点不同

1、备课:是指为上课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备大纲、备学生、备重难点、备教具等。

2、教案:是指把准备的内容按课时写在本子上。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