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李清照教案 一剪梅李清照把这首诗写成抒情散文

admin时间:2024-01-15 21:32:2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一剪梅是什么时候学的

一剪梅(李清照)是高中二年级课文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上阕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形象

一个有着美丽外表却愁绪满怀的贵族女子形象。

一剪梅李清照运用典故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古有“鸿雁传书”的典故,借用这个典故,这句话的意思是:问谁能够将他的书信带来,让我知道他的音信,我回信的时候,满月的月光照着西楼。其实并不一定是在满月的时候才回信。满月代表团聚,在这里只是借用满月表达深深地思念。至于说“雁字回时”的意思,要从“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全句来理解。“寄雁传书”或“雁足传书”是大家熟知的成语,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不知道云中有谁能托大雁给我寄来锦书,现在正是鸿雁排成一个字南归的时分,我正在月光照满的西楼上翘首以盼

一剪梅李清照几年级学

一剪梅(李清照)是高中二年级课文

一剪梅李清照讲解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讲解: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中白描手法的体现

《一剪梅》中词人以白描的艺术创作手法,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揭示出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

一剪梅李清照把这首诗写成抒情散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