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0 18:25:3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和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1杯水1杯油,幼儿每人各1份蓝黑钢笔水。
2、每人1根搅拌管、背景音乐一首、
3、几张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等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水和油的不相溶性。
难点:不同物质放入水中的相溶性和不相溶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小客人跟你们玩游戏,想知道是谁吗?
(想)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谁?(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蓝、黑色的钢笔水倒进一杯水里,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变化。
师: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要求。请你们仔细听,请你们把蓝、黑色的钢笔水倒入一个杯子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会出现什么现象?
1、提问:发现了什么?(它们在一起融化变成黑色的水)
师: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小结: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是的,蓝、黑色钢笔水倒进水里,它们融化在了一起变成了黑色的水。说明它们是能融化在一起的。(解释“融化”意思一种物体和另一种物体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如果不能够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分开的。)
三、让幼儿想想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师:你们猜猜、想想,把油倒进已经融化的水里,你们会发现什么秘密?我也不知道,现在请你们把油倒进融化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之间发什么说呢么变化?
提问:1、油和水它们能不能融化在一起?
2、为什么?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你们发现的这样。(教师再次验证实验结果)
小结:因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不论先倒水还是先倒油,油都是浮在水的上面,水在油的下面。说明油和水它们是不能在一起的,它们是分来
的。
四、延伸,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并想象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
讲课内容,让中班的孩子在科学课上学会变魔术的水,了解其中的原理掌握住操作的方法
讲课目的,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的能力
内容实施,老师,把这项活动的方法方式,原则以及在活动中所要注意的问题给孩子们讲清楚,让每一个孩子都清楚自己是如何做到这个活动的
最后,老师加以总结来说出这一节课的得与失
玉随便和毛毛虫科学实验老师把一个毛毛虫放到水里面,过一会儿这个毛毛虫它就不动啦,过一会儿,这个毛毛虫用动了起来。
《蹦跶的小绿豆》
科学小实验
活动名称:蹦跶的小绿豆
一、材料:玻璃杯、小苏打、水、白醋、绿豆。
二、操作步骤:先挖一勺小苏打,加入一点清水搅拌均匀,再加半杯白醋,放入绿豆,绿豆就可以蹦跶了
三、原理:小苏打遇上白醋产生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绿豆上增加了浮力,变成绿豆的游泳圈,加上不断反应上涌的气泡带着绿豆飘到水面,气泡接触空气或撞到其他绿豆后破了,绿豆又因为自己身体太沉掉下了水底。
小班科学水应该流向引导兴趣和培养探究能力方向。在小班教学中,我们应该将科学教学贯穿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孩子们主动去思考和探究。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安排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让他们懂得如何通过实践和实验来探究科学的本质与规律。反思:在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以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科学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活动目标:
1.了解纸的演变过程,知道纸是如何做出来的。
2.通过造纸的制作过程,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发展创造力。
3.知道纸的原材料是树木,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森林的情感。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准备材料:
(一)教师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报纸、PPT
(二)幼儿材料:纸巾、透明杯、木棒、纱网、纱网架
我个人认为中班科学活动水的压力教案设计符合幼儿中班身心认知规律、让幼儿通过观察水的压力来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爱好和积极性、培养幼儿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