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尾巴故事教案(小班长尾巴教案说课搞)

admin时间:2024-01-21 00:22:1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尾巴故事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动物尾巴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连贯、流畅的语言描述。

2、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图一张,录音磁带一盒,动物的贴绒教具若干,动物头饰若干。

2、事先丰富有关动物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出示图片及观看课件,让小朋友认识了几种动物,这样激发幼儿课堂兴趣,并了解到每一种小动物的尾巴都是有作用的,而且不同的小动物其尾巴的作用是不同的,更不能没有尾巴。小朋友听得很认真,课堂兴致很高。

故事:

小鸡的尾巴太小了,他很不开心。小鸡问花牛:"能送我一条尾巴吗?""我只有一条尾巴。"花牛说,"你瞧,我的尾巴可以赶跑苍蝇!"小鸡问小猴:"能送给我一条尾巴吗?"小猴说:"我只有一条尾巴,你睢,有了长尾巴,我可以挂在树杈上睡觉!"没有要到尾巴,小鸡伤心地回家了。后来,小鸡长大了,成了大公鸡。瞧,他也有了美丽的尾巴。

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老师可以通过绘本给小朋友讲述,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然后向小朋友提问,小壁虎为什么会借尾巴,它在借尾巴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最后尾巴又是什么情况,通过提问,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让幼儿能在故事中,学会思维的开拓能力。

中班小壁虎借尾巴公开课教案点评

小壁虎借尾巴公开课教案,是一篇非常好的优质教案,目标目的很明确,孩子们对这项活动的方法,步骤和原则掌握的很好,并且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在内容分析方面,老师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将资料进行了归类和分析更适应孩子动手操作,孩子们都非常好的完成了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所以是一篇非常好的优质教案

兔子的尾巴绘本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说出故事的内容。

2、阅读中能关注语气词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演示PPT课件,幼儿观察并说出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三、幼儿讲述:

1、幼儿集体讲述,要求幼儿把兔子发出的声音讲出来。

2、请个别幼儿讲述。

四、小结:

教育幼儿对待朋友要真诚、友好。

小班长尾巴教案说课搞

一、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在对各种动物尾巴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连贯、流畅的语言描述。

2.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二)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二、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故事背景图一张,录音磁带一盒,动物的贴绒教具若干,动物头饰若干。(二)知识经验准备事先丰富有关动物尾巴的知识。三、活动方法探索法、类比法、变异法。四、活动过程活动一理解故事内容1.出示大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大森林)图上有谁。(松鼠妈妈和小松鼠)2.它们看见了小鱼,小鱼是怎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呢?(引出故事题目)3.借助贴绒教具,完整讲述故事。提问:①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动物?②马大哥的尾巴为什么甩个不停呢?③蜜蜂的尾巴为什么像把尖刀?④小松鼠的尾巴又有什么用呢?4.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故事。提问:你觉得小鱼、大马、蜜蜂、猴哥、松鼠的尾巴都有什么用途呢?为什么?(启发幼儿讨论,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活动二表演故事1.两位教师扮演松鼠妈妈和小松鼠。2.幼儿扮演小动物表演,注意表现角色的动作及神态。活动三续编故事1.启发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动物是有尾巴的呢?它们的尾巴又有哪些功能呢?(如:壁虎的尾巴可逃生用,孔雀的尾巴能打开,可吸引异性等)2.请幼儿把自己想像、创编的情节续编到故事中去。3.请幼儿自由组合,把续编的故事随着音乐讲给大家听。五、各领域渗透科学:动物尾巴的功能。健康: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六、生活中渗透抓住良好的契机,向幼儿随机进行教育。七、环境中渗透在大背景图上每种动物的尾巴处提问:“我的尾巴有什么用?”进一步刺激幼儿思考、解答。八、家庭中渗透请家长带孩子到动物园观察动物。------------------------尾巴的功能松鼠妈妈带着小松鼠去猴大伯家做客。路过小河,小松鼠看见小鱼在水里玩耍,便问:“妈妈,小鱼在水里怎么会游来游去呀?”妈妈说:“这是它尾巴起的作用呀。”走过草地,看见大马在草地上吃草,尾巴还摆来摆去的,小松鼠问:“妈妈,马大哥的尾巴为什么甩个不停呢?”妈妈说:“这是它在用尾巴赶走身上的苍蝇呀!”走过花丛,看见蜜蜂在匆匆忙忙地采蜜,小松鼠问:“妈妈,蜜蜂兄弟的尾巴怎么像把尖刀?”妈妈说:“是呀,如果谁欺负它,它就用这把尖刀来保护自己。”来到树林,听到“欢迎、欢迎”的声音,小松鼠抬头一看,猴哥、猴姐用尾巴吊在树上,正向他们打招呼呢!小松鼠想了想,问妈妈:“小鱼、大马、蜜蜂、猴哥的尾巴这么有用,那我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呢?”妈妈说:“我们靠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睡觉时用尾巴当枕头或当被子。”小松鼠摸着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高兴地笑了,原来,不同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的功能呢!

小壁虎找尾巴小班教案

你好,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小壁虎找尾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生互动: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见过小壁虎吗?它的尾巴长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2.听故事:老师讲述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

二、学习

1.学习课文: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2.分组讨论:按小组分配角色,分别扮演小壁虎、青蛙、小鸟和老鼠,讨论小壁虎的尾巴在哪里,如何帮助小壁虎找到尾巴。

三、练习

1.角色扮演:每组学生表演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

2.绘画: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小壁虎的样子和尾巴的样子。

四、归纳

1.总结:小壁虎找到了自己的尾巴,是因为大家团结合作。

2.反思:学生思考学习小壁虎找尾巴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五、作业

1.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画出小壁虎找到自己尾巴的场景。

2.课堂作业:学生找到自己的尾巴,自己给自己的尾巴画一副画。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学习了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角色扮演和绘画环节,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讨论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以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尖嘴巴和短尾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在分段讲述环节中,当教师提问“田鼠妈妈有两个什么样的孩子”时,有的孩子只回答出“两只小老鼠”、“一个尖嘴巴一个短尾巴”时,教师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没有继续追问,直接转到了下一个环节。

2.讲述第一部分后的提问“为什么让他们各自安家?”没有提问。

3.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如果我没有朋友会怎么样,没有引导幼儿用句式“假如我没有朋友,我会…”讲述。

4.提问幼儿和好朋友发生的趣事时,幼儿说出以后教师没有更深层次的去问,只是问了如果和你的好朋友吵架了你会怎么办,没有问孩子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5.教学目标只完成了重点中的一小部分,理解了故事内容,但是对于尖嘴巴和短尾巴的性格特征没有让孩子了解的更透彻。对于难点“知道与好朋友友好相处”没有明确的让孩子知道应该如何相处。

6.讲故事时,没有语调变化,比较平淡,没有更好的吸引孩子。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