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1 07:25:5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教材分析:在测量大树的活动中,不少孩子认为树越粗它的年龄就越大,树越细它的年龄就越小,可见孩子们是从比较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大树的年龄。
大班孩子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本次活动将从幼儿的经验入手,经过讨论,激发幼儿探究树木年龄的兴趣,引导幼儿从颜色和疏密角度进行观察,让幼儿发现年轮的特点。依据《纲要》要求科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为主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抓住了重难点,才能使活动有的放矢,所以确立了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大树的年龄,对树木的年轮发生兴趣。教学难点:让孩子们了解年轮和大树年龄的关系。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观察过各种树,测量幼儿园里的树。2、有年轮的大树桩模型,故事课件。3、《大树桩你有几岁》歌曲磁带4.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教法、学法: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此活动中我采用了语言激励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游戏法等教学过程:活动的大体流程:一、谈话形式导入二、引导幼儿探讨树的年龄,简单了解年轮的含义。三、操作游戏具体环节如下:一、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树。1、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树,你都见过哪些树?它长得什么样?小结: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不同的树,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树。2、树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小结:树能让我们乘凉,树能美化环境……树的作用真不少。3、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怎样爱护、关心他们?小结: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身边的树,和树做好朋友。二、讨论:树的年龄。1、今天有一个大树桩遇到了些麻烦,让我们来听听,帮它解决一下吧。2、观看课件,欣赏故事,边听边讨论。(1)你知道自己几岁吗?(2)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年龄,可是大树桩不清楚,怎样才能知道它几岁了?(幼儿互相讨论交流)(3)看故事,了解年轮的秘密。小结:大树的年龄就是它一圈一圈的年轮,它每长一年,树桩上的圈圈就会多一圈,有几个圈表示它有几岁。三、操作游戏1.在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的音乐背景下,每个幼儿一份画有不同年轮大树桩的纸,让幼儿数一数大树桩有几圈,就证明有几岁,然后用数字表示出来。2.请幼儿在画有树桩的纸上画出树的年轮或用毛线粘出树的年轮。以上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孩子的情况做出灵活的处理,如有不当,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的意见。1.分成两组比赛,将护腰缠在身上;
2.将布条通过转圈方式,缠到护腰上,然后迅速跑到下一名队员处,并通过转圈方式缠到队友身上,依次接力;
3.最后一名队员完成后与裁判击掌。
注意事项
1.挑战过程中,手不可触碰布条;
2.转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地面要平整。
项目延伸
这个项目也叫爱的魔力转圈圈,操作简单,氛围好,不同场景操作规则也可以微调。趣味运动、联谊活动、年会、团建活动等都非常适合使用,是不可多得的小游戏。
1、学习双脚并拢跳进或跳出圈。
2、通过游戏儿歌联系快速反应。
3、体验游戏中放松和紧张的不同情绪。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教案,写在教科书上,这个建议很不错。我就是把教案写在教科书上的,也要求学生把笔记做在课本上。
上学期,教研室的领导到我们学校推门听课,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直接推开了教室的后门,进入课堂,那节课正是我在上初三物理的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的内容,我从内心来说,很反感这种推门听课的方式,打断了老师上课的思路,影响了老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听课。
下课后,教研室的领导问我,你上课怎么没有备课本?我回答道:"我的确没有备课本,备课本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已,没有几位老师上课时拿着备课本上课,备课包括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课后反思,我把这些全部备在了头脑中和教科书上。我把教科书递给领导看,书上写的密密麻麻,领导认真翻了翻教科书,说了五个字:"不错,真仔细!"
第二节课开始评课,我以为教研室领导要把我当做一个典型来批评,我也准备了一些话语来应付教研室领导,首先领导让我发言,说一说这节课是如何上的?重难点是什么?突破了没有?自我评价这堂课怎么样?我按照领导的提问,逐一回答完后,领导很满意。
关于备课本一事,领导很赞成我的做法,并用手机拍了照,带回去讨论后,准备全区推广,从此以后,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把教案备在教科书上。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