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2 03:21:2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大量题海的方式进行教学,我还很少见过。“大量题海”的意思就是作业量特别特别多,尤其是书面作业过多。如果真是这样,五月老师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正确!
前面我曾回答过与此相关的问题,有兴趣的条友可以去看看。一二年级的孩子,大约8岁左右,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过量的作业,可能会”让孩子焦虑;让作业效果打折扣,起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造成孩子只会机械答题;造成孩子厌学,失去学习的兴趣。”既然这样,让孩子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做那么多作业干嘛呀?孩子累,家长累,老师也累。纯属费力不讨好。为什么依然有少数老师仍然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做这种低质低效的事情呢?其一,老师想取得好的教学业绩,其二,老师教学方法单一。以为低年级考试就是那么些类型,靠多刷题也许能让孩子记住,以期取得好的成绩。这种投机的做法也许一次二次可行,但这会损害孩子将来的发展,而且随着现在出题方式的改革,刷题越来越不起多大作用。
那么,一二年级到底要不要布置作业?怎样布置作业?布置多少合适呢?五月老师正是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想以自己实际工作为例,供同行们参考。我认为,一二年级,为了巩固识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还是要适当布置作业的,但是作业要适量。书面家庭作业最多不要超过30分钟(以班上大多数孩子作业速度为参照)。第一,书面作业——生字抄写为主。
一二年级的语文是以识字教学为主,所以生字的抄写是必要的,但不能多。但是,绝对不可以超纲,更不可以超很多遍。只抄写教材里田字格里”我会写“的字,”我会认“的字只读不写。首先是在课堂上,老师边讲生字学生边抄写在每篇课文后的田字格里。然后在家里也要适当巩固,一二年级每天抄写4个到5个生字,一个生字写4遍,组两个词。隔一天,听写一次,听写与抄写交替进行。听写的方法是一个字再组两个词。大多数学生15到20分钟可以完成。课文后面的词语表平时从来不抄写,而是放在后面复习时听写。只有周末才让孩子写一则看图写话或日记。第二,口头作业——朗读、背诵、课外阅读。
语文的作业是比较烦琐的,为了孩子将来的阅读力和作文力,从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展开课外阅读与习作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每天学习了新课文,要布置孩子回家读2遍。我一般建议家长让孩子早上起来读书和背诵。每天都有课外阅读的任务,我们班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活动。一个学期要完成3到4本书的阅读量,在学校晨读和午读,在家里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坚持阅读10分钟左右。口头说话。为了训练学生习作能力,除了在学校每周至少一节课的课堂习作练习以外,我开展了口头说话的活动。这项活动主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其他所有作业都完成以后,还有比较宽裕的时间的话,就把低段的写话训练用口头说话的方式进行练习。节约时间,减轻孩子负担。第三,分层布置作业。
班上的学生参差不齐。对学困生,降低要求,不会背的课文,就指定他只背其中特别重要的几句话就行;写作业慢的,就少写一点。我每天都布置选做题,一般是口头习作,是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的。第四,创意作业。
创编故事活动,给本班中队起名字,三八节设计一件给妈妈的礼物,好书推荐活动等等。并给有创意的孩子颁奖。(这类作业基本是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小学一二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认真书写的习惯、阅读的习惯、专心听课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习惯不是靠大量作业来做到的,但是,适当的有效的作业又可以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形成。所以,科学地给孩子布置作业吧!
(我是五月老师,专注于小学阅读与作文研究。欢迎评论,欢迎点赞。欢迎关注#五月老师讲作文#,谢谢!)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英语课,一般的农村中心小学,村小是不开设英语课的。
至于虽然开始了英语课,但是因为没有专业的特岗英语老师,这些学校的学生,只学习英语,不组织英语监测,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很浅薄!
对于各个区县城市的一类小学,英语是作为统考科目进行学生成绩监测的,通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城市里的孩子,条件好的家庭,通过校外辅导班,学习了几年的英语啦!
所以,小学四年级的英语,教学的对象不同,对英语老师来说,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接受能力,以及班级人数,营造学习氛围!
作为一个新老师,或者教一个新的班级,上好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这样的第一堂课,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抓好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绝对信任,崇拜。
要想准确的了解学生,拜访学生家长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没有固定的教案能够照本宣科,只有踏实的研究对象,反复思考,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孩子学英语,不是激发不激发的问题,而是孩子身边的英语环境如何。如果家长不给孩子创造英语环境,孩子就很难对英语产生兴趣。所以,要让孩子爱上英语,首先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接触英语。只有在英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才会主动地走进英语世界,自然而然地爱上英语。
给孩子启蒙英语是件苦差事,得下苦功。读绘本,你得一遍又一遍地读,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解释,还要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你累得要命,他却正听得高兴。有时候你正读得入迷,他却跟你闹矛盾。选择读绘本,不是好的选择,大人小孩都累。
选英文玩具也不错。对喜欢玩玩具的孩子来说,拥有几套英文帖画的玩具,会让孩子对英语情有独衷的。随着改变配件或积木的位置,就会有新的单词产生,只要打开英文版动画电子有声词典,孩子立马会把单词与实物联系起来了,再跟读几遍就能记住一个单词。这样子,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会无意中记住大量的词汇,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孩子的口语也会越来越好,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听英文歌曲是许多家长的选择,不但练了听力,还欣赏了优美的音乐。儿歌韵律优美,歌词简练,唱腔宏亮清晰,孩子往往听得入迷。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看英版动画片。一般的孩子都喜欢动画片,而且百看不厌,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嫌累。我比较懒,就给孩子看动画片,而且是大量地看。孩子只要有空,他自己就下载新片来看,手机,电脑,电视,学习机,都是他学习的工具。经过两年的海看,孩子的口语溜溜的,学英语的兴趣自然就有了。
所以,要提高孩子的英语兴趣,你就得投其所好地给孩子创造英语环境,让孩子自主地去学就行了。这时,大人要做的只是解答孩子的疑难就行,同时不要悋啬你的夸奖了,你得很夸张地表扬孩子的进步。这样,孩子不但玩地高兴,而且学地更认真,进步也更快!
谢谢门阅读。
古诗词三首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句意。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阅读导语1.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
二、导入:</b>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b>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区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大屏出示古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
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将基础的文学常识抄写下来)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b></b>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云:孤独的白云;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相互)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②朗读</b></b>③自己带着感情读④四人小组读古诗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1.打开写字书,先观察“亭”、“庭”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2.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讲解在田字格的占位。3.学生写字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