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2 09:33:4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帮助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对故事中语句的理解能力。
3、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丰富词汇:圆溜溜、亮晶晶。
4、能简单复述故事。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小铃铛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小铃铛。
提问:这是什么?
教师:这是小花猫的小铃铛,真好玩。如果你想玩,你会怎样对小花猫说呢?
小花猫会不会把自己的小铃铛借给别人呢?
二、展开。
1、教师操作纸杯手偶分段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讲到“小花猫对小花狗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时
提问:谁想戴小花猫的小铃铛?小猫是怎样做的?
——讲到“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时
提问: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如果你是小花狗你会怎样做呢?为什么?小花猫会被谁救上来呢?
——讲到结尾时,提问:是谁救了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是怎样做的?
2、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学说故事对话。
提问:
(1)小花狗看到小铃铛后是怎样对小花猫说的?“圆溜溜”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事圆溜溜的呢?小花猫把铃铛借给小花狗了吗?
(2)小白兔为什么想戴小铃铛?“亮晶晶”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
小花猫愿意把铃铛借给小白兔吗?为什么?
(3)小山羊喜欢小花猫
小花猫上市场教案反思:现在的家庭对带孩子正常都是买好多玩具,或者是把孩子带到儿童乐园,让孩子自己去玩对于小花猫及市场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在这个活动里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去参与,面对这个情况我们应该在园里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有一天,鸭鸭捡到了一个大锤子。小狗想欺负她,鸭鸭举起大锤子吓跑了小狗。有一天,小白兔和小花猫一起玩球。一不小心砸着了小猫的脚。小兔子连忙给小猫道个歉:“对不起,小猫咪。”有一天,鸭鸭又出门了,正好碰见了小绵羊。鸭鸭举起大锤子向小绵羊头上砸去。小绵羊头上的大锤子扎破了。鸭鸭大声的哭起来。小绵羊安慰她说:“别哭了,别哭了你的锤子破了,你以后别拿大锤子砸小朋友们,大家还都和你玩。”妈妈的话:小朵拿着屋里的订书机在废纸上订来订去,我就对她说,别乱订了,浪费订书针。不如把你画画的纸订成个本子吧。小朵订完之后,说我要画本书。于是就画了上面几个图,然后让我按她说的在下面写上字。这是以前讲过的两个小故事,小朵画的都是中间的一个片段,也没什么联系。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前要让小朵讲个故事,即使会,她也是绝对不讲的。孩子的进步总是在这一点一滴中,加油啊,宝贝!
会走路的篮子语言教案如下: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幽默。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萌发喜爱会走路的篮子美好情感,初步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红灯笼活动目标:1、能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梗概。
2、感受故事的风趣。
活动准备:1、红灯笼一盏,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带,故事中人物头饰。
2、《语言》下p.2~3活动过程一、漂亮的红灯笼--教师出示红灯笼,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教育内容。
二、听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欣赏。
4--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扎红灯笼?红灯笼跑到大街上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小动物跟着红灯笼?为什么?老奶奶找到红灯笼了吗?
--出示教学挂图,边看边听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故事中那些地方很有趣?
三、学讲故事--幼儿边看图边跟教师学讲故事。
--请幼儿阅读画册,练习讲故事。
四、表演故事--请幼儿戴头饰,教师旁白,幼儿按角色分组自编动作表演故事--听故事录音,教师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和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故事:红灯笼元宵节快到了,老奶奶扎了一盏漂亮的红灯笼。
外面真热闹啊!调皮的红灯笼一跳一跳地来到了大街上。哇!小汽车、小轿车看见了红灯笼,都\"嘎\"地一声停下来!警察叔叔急得吹起了哨子:\"快抓住红灯笼!\"红灯笼赶紧逃呀逃,它感到很委屈:为什么他们不喜欢我?
红灯笼走呀走,来到了树林里。咦,它身后跟着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后面跟着一只小胖猪。嘿,小胖猪后面又来了一只小黄狗。喵喵喵!小黄狗后面又跟着一只小花猫。原来,小动物们正准备过节,联欢会上正好少一盏红灯笼,大家一起说:\"红灯笼!我们都喜欢你。\"老奶奶半夜醒来了不见了红灯笼,真着急呀!她出门去找红灯笼,一5边找一边喊:\"红灯笼,你在哪里?\"小花猫听见了,告诉了小黄狗。小黄狗听见了,告诉了小胖猪。小胖猪听见了,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听见了告诉了红灯笼。
老奶奶终于找到了红灯笼。在正月十五元宵晚会上,老奶奶还和红灯笼一起表演节目呢!
红灯笼又回到了老奶奶家,老奶奶用一根黄绳子把红灯笼高高地挂在大门上,红灯笼真快乐!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引入:介绍手摇铃的作用和原理,引起幼儿的兴趣。
准备工作:准备手摇铃的教具,如不同大小、颜色的铃铛、铃鼓等。
活动一:让幼儿观察铃铛的不同颜色和形状,并让他们摇动铃铛,感受声音的差异。
活动二:教幼儿使用手摇铃,学习如何正确地摇动铃铛,并配合音乐节奏。
活动三: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手摇铃的技巧。例如,传递手摇铃,让每个幼儿都摇动一下,或者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总结:评价幼儿对手摇铃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继续练习并探索更多有趣的声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幼儿的反应和需求,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正音朗读:母鸡说小鸡母鸡说小鸡:“你这笨东西!教你唱咯咯,你偏唱唧唧。
”语音提示:ji鸡ji唧口部操:胖水壶胖水壶,咕嘟咕嘟叫,壶嘴儿上,有个哨儿,乐得胖壶呜呜叫。呜——正音朗读:欢喜与和气我有一只小花鸡,名字叫欢喜。你有一只小花猫,名字叫和气。欢欢喜喜做朋友,和和气气称兄弟。不论睡觉和游戏,高高兴兴在一起。语音提示:qi气qi起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