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8 12:29:1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通过搭建机器人(蝌蚪、幼蛙、成年青蛙),来了解青蛙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通过观察、测试来发现青蛙生长的变化,我们首先搭建机器人蝌蚪。
授课目标画青蛙要求孩子们掌握画青蛙的方法与要领,以及在绘画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讲课分析老师可以把画签光的方法,步骤以及在画画中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比如色彩架构等,给孩子们讲解清楚,然后再试探性的操作,最后,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完成教学目标并且给予做的比较好的孩子小红花奖励
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不织布青蛙的制作过程,教师要布置学生提前准备好材料,在课堂上手工制作。可分设小组,小组内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作业。
今天我们要玩青蛙跳,同学们在沙坑的一头跳到另一头。然后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要从一头跳到另一头,然后再跳过来,换下一个同学来跳。一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也跳完,就算获胜。
教案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通过观察和模仿青蛙的动作,初步掌握蹲撑跳的动作要领。萌发喜爱和保护青蛙的情感。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你好,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小壁虎找尾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生互动: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见过小壁虎吗?它的尾巴长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2.听故事:老师讲述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
二、学习
1.学习课文: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2.分组讨论:按小组分配角色,分别扮演小壁虎、青蛙、小鸟和老鼠,讨论小壁虎的尾巴在哪里,如何帮助小壁虎找到尾巴。
三、练习
1.角色扮演:每组学生表演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
2.绘画: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小壁虎的样子和尾巴的样子。
四、归纳
1.总结:小壁虎找到了自己的尾巴,是因为大家团结合作。
2.反思:学生思考学习小壁虎找尾巴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五、作业
1.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和自己的想象,画出小壁虎找到自己尾巴的场景。
2.课堂作业:学生找到自己的尾巴,自己给自己的尾巴画一副画。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不仅学习了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角色扮演和绘画环节,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讨论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以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活动名称:小蝌蚪变变变(科学)活动目标:1、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并尝试根据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进行排序。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萌发爱护青蛙的意识。活动准备: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课件、音乐、青蛙生长过程卡片4张1套活动过程:一、猜猜谜语、激发兴趣1、谜语:黑脑袋,圆溜溜,长尾巴。东游游来西游游,好像许多黑豆豆。(出示小蝌蚪)2、师:这么可爱的小蝌蚪,那你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吗?(青蛙)二、根据已有经验,推测青蛙的生长过程。1、那小蝌蚪又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小蝌蚪变变变。提供操作小图片,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图片排序。让幼儿看看、排排、说说小青蛙是怎样长大的。2、幼儿为蝌蚪成长卡排队,师巡回指导。放音乐(小蝌蚪)3、幼儿排图,完成猜想过程。4、讲评卡片,组织讨论。三、观看动画课件,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1、播放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我们来看一下动画,看看小蝌蚪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青蛙的。2、请个别幼儿和老师一起排图,完成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1)、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2)、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3)、最后就变成谁呀?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