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4-10 13:06:1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铁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性;
2、了解铁路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不在铁路上玩耍的原因和必要性;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注意身体安全的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了解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2、认识到不在铁路上玩耍的危害,并掌握避免不在铁路上玩耍的方法;
3、制定铁路交通安全宣传计划,提高学生的安全教育水平。
三、教学重点:
1、铁路交通安全知识;
2、了解不在铁路上玩耍的原因和危害;
3、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四、教学难点:
了解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掌握交通安全知识。
五、教学方法: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2、影视教学法;
3、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通过引导,让学生讲述身边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让学生对交通的危害有所认识。
二、学习铁路交通安全知识:
1、通过影视教学法,向学生展示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危害。
2、让学生对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一一分析,并了解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学习铁路交通安全知识和规定,了解安全行为和必要性。
三、不在铁路上玩耍:
1、讲述不在铁路上玩耍的危害,如被火车撞击或被机车绊倒等。
2、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铁路交通事故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
3、掌握避免不在铁路上玩耍的方法,如远离铁路、遵守交通规则等。
四、交流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关于铁路交通安全的问题。
2、分组进行讨论,为制定铁路交通安全宣传计划提供支持。
五、作业:
学生制定铁路交通安全宣传计划,加强安全教育。
七、教学评估:
1、教师评估学生对铁路交通事故的了解程度。
2、教师评估学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的程度。
3、教师评估学生制定的铁路交通安全宣传计划的质量。……
我看到了一个老人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他头上裹着一块血淋淋的布条。我立刻跑过去帮他,扶起他的手臂让他借助着站起来。
“您没事吧?”我关切地问。
老人的眼睛里有着无比的疲惫和忧伤,他摇了摇头,仿佛在告诉我他们的家园已被摧毁,他失去了一切。
“我们该怎么办?”老人的声音有些发抖。
我安慰他说:“别担心,我们会帮助你们重建家园,让你们重新开始。”
听到我的话,老人流下了眼泪,他紧紧握住了我的手,道谢道:“谢谢你,谢谢你。”
所有的困难和疲劳顿时烟消云散,因为我知道,虽然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我有能力为别人带来希望,让失落的灵魂重新振奋起来。
有利有弊吧。不用年年写了,还可以随时添加更改。一个弊端是老教师利用起来麻烦,主要是对电脑的使用陌生。另一个弊端是大家都不喜欢书写了。
教学目的:
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
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激发兴趣。
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
(出示本单元所学现代文课文的课题:“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
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学过的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使故事变得生动感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出示课文中示例: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明确:①这段话是对刘伯承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平静的神态、坚定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从容镇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面对手术,刘伯承想的不是如何减轻疼痛,而是革命事业,他担心麻醉剂会影响脑神经,影响他以后指挥战斗。从中可见他坚强的意志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②这段话通过对刘伯承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意志的坚强。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刘伯承“一声不吭”,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效力,为了革命他甘愿忍受这样的剧痛,从中可见其坚强的意志。
2.出示课题,明确习作主题。
让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性格。
出示习作题:他_____了
3.(出示相关要求)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明确要求,确定文题。
1.研读、明确习作要求。
2.读课文,讨论怎样把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
(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
(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
(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
所以,我们在描写事件中的人物时,一定要重点突出人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一个人的样子。
三、选材立意,刻画细节。
1.补充完题目以后,我们要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令他有了这样的表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先梳理清楚,再把这件事写下来,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比如:他说了什么话(语言)、他做了什么(动作)、他的表情怎么样(神态)等,这些描写要能够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2.片段示例:
场景再现: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个题目,很多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在最后一刻,王辰走上讲台,三下五除二写出了解题思路,并且得出正确答案,此时他……
示例:一想到刚刚答对了那么难的题目,王辰就激动不已,眼里闪着胜利的喜悦,笑容布满了他涨得通红的脸。他高兴地从座位上跳起来,手舞足蹈高声喊着:“耶!我做对了!”
3.佳作共享。
出示《他陶醉了》例文,学生赏析。
明确:这篇作文写一个小学生来到阅览室读书并陶醉于故事之中的事。文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内容完整,叙事有条理。文章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从正面表现他读书时入迷的样子,同时又描写了同学和老师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他的认真和陶醉,生动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四、练习写作,指导讲评。
1.学生确定题目,开始写作,师巡视指导。
2.挑选优秀作品展示,问题作品讲评。
3.学生再次做修改。
五、小结。
生活中,每天总能遇到新鲜事,如何把写人和写事融合到一起再进行细致刻画,是一种技巧。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勤于练笔,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内容更具体,描写更到位。
他_____了
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细节:语言、动作、神态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