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应对这些症状?
一、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
脱水迹象 | 尿量减少(<6小时无尿)、哭时无泪、囟门凹陷 |
呕吐频率 | 持续呕吐>4次/小时或无法进食水 |
发热程度 | 体温>39℃且物理降温无效 |
排泄物异常 | 大便带血或脓液、呈喷射状水样便 |
二、家庭应急处理方案
- 补液优先原则
- 每10分钟喂5ml口服补液盐Ⅲ(博叶),24小时内补够50ml/kg
- 母乳喂养婴儿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暂时稀释奶粉浓度
- 调整喂养方式
- 暂停辅食添加(如米粉、果泥)
- 呕吐后需禁食1小时,后从5ml温水开始试探性喂养
- 体温管理
- 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
?温水擦拭颈侧、腋窝、腹股沟
?禁止酒精擦浴或冰敷 - 38.5℃以上按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 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
三、重点防护事项
?加强臀部护理,每次排便后用橄榄油涂抹肛周
?记录呕吐/腹泻次数及性状,拍摄排泄物照片供医生参考
?家庭成员做好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暂停所有疫苗接种直至症状消失后1周
四、治疗误区警示
×自行使用蒙脱石散或止吐药物
×通过饥饿疗法控制腹泻
×随意更换无乳糖奶粉
×喂食葡萄糖水或运动饮料
五、疾病发展观察周期
症状改善标准包括:
- 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 24小时呕吐≤2次
- 大便次数减少至<5次/日
若48小时未见缓解或出现嗜睡、抽搐等情况,需急诊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