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判断何时需要紧急送医?
一、脱水风险信号
当宝宝出现以下脱水体征时需及时干预:
症状表现 | 具体特征 |
---|---|
皮肤弹性下降 | 捏起腹部皮肤回弹缓慢(>2秒) |
口腔黏膜干燥 | 嘴唇干裂、舌头表面无唾液覆盖 |
排尿减少 | 连续4-6小时无尿或尿量骤减 |
精神状态异常 | 持续萎靡、反应迟钝或异常烦躁 |
二、排泄物异常特征
出现以下粪便性状变化需警惕感染或过敏风险:
- 血丝或黏液便(可能为细菌性肠炎或乳糖不耐受)
- 陶土样灰白色便(需排查胆道问题)
- 蛋花汤样水便(轮状病毒感染典型症状)
- 腥臭味脓血便(志贺菌感染可能性)
三、伴随症状警示
若腹泻合并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 持续高热不退(体温>39℃超过24小时)
- 频繁呕吐(每小时超过3次且无法进食)
- 眼眶/囟门凹陷(中重度脱水表现)
- 抽搐或肌张力异常(电解质紊乱征兆)
四、特殊高危因素
存在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史)或疫苗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腹泻,建议提前就医评估。
五、家庭护理禁忌
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抗生素,切勿稀释配方奶浓度。可继续母乳喂养并补充补液盐,每次腹泻后补充50-100ml专用口服补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