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是否适用于所有婴儿痉挛症患儿?
婴儿痉挛症(IS)的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药物难治性病例及明确结构性致痫灶。以下是核心适应症及评估要点:
适应症类型 | 具体描述 | 术前评估重点 |
---|---|---|
结构性病变 | 如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结节性硬化症相关皮质结节、脑肿瘤或血管畸形等。 | MRI显示明确病灶,EEG定位致痫区。 |
药物难治性癫痫 | 两种以上抗癫痫药物(如ACTH、氨己烯酸)治疗无效,且发作频繁影响发育。 | 长期视频脑电监测、发育评估。 |
明确致痫网络 | 通过脑电图(EEG)和影像学(如PET-CT)确认致痫灶与周围脑区存在异常电活动。 | 立体脑电图(SEEG)精准定位。 |
遗传代谢性疾病 | 部分遗传代谢病(如线粒体脑病)合并局灶性癫痫,且代谢异常可手术干预。 | 基因检测+代谢组学分析。 |
多灶性癫痫源 | 多个独立致痫灶导致难治性发作,且切除范围不影响重要功能区(如语言、运动)。 | 多学科团队(神经外科、电生理)讨论。 |
注意事项:
- 手术需严格评估患儿年龄、病灶位置及术后功能代偿能力。
- 早干预可改善预后,但需权衡手术风险与癫痫控制收益。
- 国际指南(如ILAE)建议手术作为三线治疗,需结合个体化方案。
(注:内容基于临床研究及指南,不作为诊疗依据,具体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