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在跨境购物中面临维权困境?商品质量问题如何界定?跨国交易中的责任主体如何划分?
核心法律依据与操作路径
场景 | 退换可能性 | 法律依据 | 操作建议 |
---|---|---|---|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 | 高 | 《电子商务法》第19条 | 保留订单截图、商品详情页截图 |
个人代购(非平台交易) | 低 | 《民法典》第596条 | 要求代购方提供商品合规证明 |
商品未拆封且无质量问题 | 中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 | 联系平台客服启动退货流程 |
拆封后发现质量问题 | 低 |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 | 送检机构出具报告+保留购买凭证 |
海外直邮无中文标签 | 无 | 《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第12条 | 拒收并联系海关投诉 |
争议焦点解析
-
商品合规性争议
日本产奶粉需符合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若代购方未提供中文标签或注册证明,消费者可主张合同无效(《食品安全法》第97条)。 -
举证责任分配
消费者需证明奶粉存在质量问题(如送检报告),代购方需证明商品来源合法。跨国交易中,建议优先选择提供正品保险的代购渠道。 -
跨国维权成本
若代购方为个人,追责难度较高。建议通过平台介入(如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或向海关12360热线举报。
消费者行动指南
-
事前预防
- 要求代购方提供日本原产证明、中文标签及配方注册号
- 确认奶粉批次是否通过中国海关备案(可查询海关总署官网)
-
事后救济
- 质量问题:优先联系平台售后(如天猫国际“无忧购”服务)
- 虚假宣传:向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附商品详情页截图
特别提示
- 跨境代购奶粉若未通过正规渠道入境,可能涉及走私风险(《海关法》第82条)
- 拆封使用后主张质量问题需提供医疗证明或第三方检测报告
- 跨境电商企业需承担商品符合中国标准的连带责任(《电子商务法》第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