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奶粉在超标事件后究竟该如何改进产品质量控制呢?
加强原料把控
- 严格筛选供应商:对奶粉原料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不仅考察其生产资质,还深入调研其质量管控体系、生产环境等。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 强化原料检测:增加原料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每一批次的原料进行严格检验。例如,对牛奶原料进行抗生素、重金属等多项指标检测,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优化生产过程管理
- 升级生产设备:引进国际先进的奶粉生产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先进设备能够更精准地控制生产参数,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完善生产流程:对奶粉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实时监测各项生产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提升质量检测能力
- 建立专业检测团队:招聘和培养一批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提高检测团队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组织检测人员参加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 增加检测项目和频率:除了常规的质量检测项目外,增加对新兴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检测。提高产品检测频率,对每一批次产品都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
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 建立信息化追溯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奶粉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到销售流通等全过程的信息可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查询产品的详细信息,增加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 完善追溯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质量追溯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追溯信息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采取有效的召回和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