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剂危害与检测方法
荧光剂(光稳定剂/增白剂)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等问题,尤其对婴儿敏感肌肤风险更高。以下是辨别和检测的实用方法:
检测方法 | 操作步骤 | 注意事项 |
---|---|---|
紫外线灯照射 | 用紫外线灯照射袜子,若呈现蓝色或紫色荧光,则可能含荧光剂。 | 避免长时间直视紫外线,注意防护。 |
燃烧测试 | 剪取袜子纤维点燃,观察灰烬颜色。含荧光剂的灰烬呈黑色或带异味。 | 操作需远离易燃物,确保安全。 |
水洗观察法 | 用清水浸泡袜子,若水体浑浊或出现彩色泡沫,可能含化学残留。 | 重复清洗后仍无效则需警惕。 |
手感与气味 | 正常棉袜柔软无异味,含荧光剂的袜子可能有滑腻感或刺鼻化学味。 | 避免直接接触未清洗的袜子。 |
中国安全检测标准
我国对婴幼儿纺织品有严格的安全标准,主要依据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 禁用荧光增白剂:明确禁止在婴幼儿贴身衣物中使用。
- 甲醛与重金属限量:规定甲醛含量≤20mg/kg,重金属(如铅、镉)需符合安全阈值。
- 标签标识:合格产品需标注“A类”(婴幼儿用品)及执行标准号。
选购建议
- 优先选择纯棉材质:避免混纺或化学纤维制品。
- 查看认证标识:认准“GB31701”或“OEKO-TEXStandard100”认证。
- 选择浅色系:深色袜子染料用量大,荧光剂风险较高。
- 新袜子充分洗涤:用婴幼儿专用洗涤剂清洗后再使用。
提示:若检测发现荧光剂超标,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维护消费者权益。